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参政议政
时间:2023-01-15 【字号 小 中 大 】 分享到: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1月15日消息(记者 王康景)塑料污染治理已成为国际生态环境焦点问题,全球范围内已有160余个国家制定了禁止、限制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政策和措施。在正在召开的海南省“两会”上,民革海南省委会提出建议,海南应建立完善塑料污染治理政策措施。
民革海南省委会委员与其他界别委员在参加小组会议。记者 李昊 摄
建议中提到,我国作为塑料生产和消费大国,为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国家发改委和生态环境部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意见》及《“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各省份也都配套发布了相关塑料污染治理政策文件,海南、山西、河南等省份则颁布了塑料污染治理专项地方法规,着力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成效,民革海南省委会提出了五项具体建议:
一是逐步实施塑料污染源调查,开展塑料污染路径和机理研究。将塑料污染纳入全国污染源普查范畴,并针对不同污染源类型开展塑料污染物向环境释放路径和污染机理的课题研究,逐步掌握全国塑料污染本底状况,建立塑料污染物排放计算模型,以便下一阶段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精准施策,制定可量化的污染治理目标。
二是建立塑料污染物监测指标体系。根据不同环境介质,建立塑料污染物指标,纳入现有监测体系。重点将微塑料作为新型污染物,逐步纳入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水处理污泥农用标准,地表水、海洋、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和饮用水质量标准中,以实现长期跟踪评估塑料污染影响情况。
三是建立完善绿色包装标准体系。以减量、易回收、易再生为重点,研究绿色包装顶层制度设计,明确绿色包装发展的目标、任务以及配套政策等。在适宜地区和行业率先开展绿色包装试点示范,逐步建立绿色包装认证体系,在生产端实现塑料包装源头减量。
四是完善一次性塑料制品付费使用制度。大力推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重点在集贸市场、零售摊贩、乡镇农村等行业和地区加强制度落实,通过合理的经济手段,适度提升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成本,让每个人都感觉到塑料污染带来的生态环境代价,遏制当前廉价的大量浪费情况,实现使用端有效减量。
五是完善塑料制品回收、处置和再利用政策。推动建立再生塑料分级利用标准,在合理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建设不同等级的废塑料再生利用体系。鼓励创新回收模式,如在PET饮料瓶、HDPE日用产品包装瓶、农药瓶等领域探索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押金回收等回收模式,提升分类回收利用效率。
再生塑料利用可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根据综合测算,每千克废塑料回收利用温室气体减排效率约为0.36kg二氧化碳,可将再生塑料利用率纳入碳减排核算范围,使之成为塑料加工行业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支撑。
主办单位(版权所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海南委员会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红城湖路100号(原中共海南省委党校)16号楼3层 邮编570203 琼ICP备05002895号
电子信箱:hnmg1001@sina.cn